沙瑶瑶说着话,眼神不自觉地穿过刘禅肩头,向他身后张望。刘禅心知对方在找啥,咳嗽一声道:“咳!大哥没来,他在江陵带兵。”
心事被对方揭穿,沙瑶瑶也不怎么脸红,只是表情有些失望,撅起嘴说:“无妨!这里忙完我再找他。”
刘禅便让傅灿安排五溪蛮工作队的食宿,自己则陪同沙瑶瑶去找师姐。一则交接灵神散,二则让沙瑶瑶在医馆住下。她和静怡年纪相仿,都是小姑娘,住这里比住营地方便。
安顿好沙大小姐,公子禅马不停蹄赶回县衙找到向朗。五溪蛮的人来了,秋收便得抓紧,好腾出人手跟工作队一起开荒,尽早弄块新田出来。
向朗也正要来找刘禅。这十来天向督使没干别的,就只忙着连哄带吓地动员三县的所有公务员和部队领导配合政策了。这可不是下个命令就能办到的,观念这东西根深蒂固,靠强迫只能让人口服,怎能让人心服呢?
易山易、易俗难,向朗的困难并不比公子禅少多少。
为了这事,向督使把三县主要领导集中在一起开了三天的会,首先统一他们的思想。为了做工作,老向可是把诸葛军师躬耕于南阳的事迹都搬上教科书了。
鼓励农桑,那是国策;助农增产,那是光荣。
画完了饼,再把胡萝卜和大棒端出来。帮扶秋收办得好,记为政绩直接呈报长史府,另有经济奖励;办砸了,也直接呈报长史府,革职查办。
一套组合拳打完,三县的地头蛇们全认了栽。甭管情不情愿,反正没人敢顶风作案。这准备工作才得以顺利完成。如今稻子也熟了,万事俱备,啥风也不欠,向朗便来请示开工。
“收!”
公子禅很干脆,啥细节都不问,就回了一个字。他了解向朗,没把握是不会跑来请战的。向督使望着公子那一副“你办事我放心”的表情,心里既感激又惶恐。回去再把工作方案拿出来,抓来杨戏仔仔细细又筛了一遍,确保万无一失了才敢发出公函,下令各县开始秋收。
醴陵、茶陵、攸,这三县的农人世代耕种,祖祖辈辈待在地里,可从来也没见过眼前这光景。
官爷、军爷,这些平素里仰着头都见不到的人物,统统跑到地里来了。有的裹袖赤足帮着收割、有的端杯递水助人消渴、有的推车运稛送去脱粒。干着干着一身臭汗,也学农人般擎着草帽拎着衣领使劲扇乎,口中还一口一个牛地吹着。
这哪儿还像个官啊?简直就是咱农民本民么!
三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