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体会,想想这几个月的工作,忽然有种泄了气的感觉。
“对付这等人,动手之前得先扒掉他的伪装。”
“啊?”
三人异口同声喊了起来。这句话太让人意外,但转念一想又确实是这个理。
傅灿再次兴奋起来,瞪圆了眼问:“却不知如何让他露出马脚。”
“这个嘛,不急,也不是一两下便能做到。首先要改变农户对官府的印象。不如就从秋收入手,好好做一篇文章。”
“秋收?!”
秋收不就是收庄稼么?这能做什么文章?杨戏与傅灿互相看看,没明白公子的意思。
向朗问:“公子之意是借秋收收买民心,断了黄宣借民闹事的后路?”
刘禅松弛下来,咯咯笑两声,对着向朗伸出大拇指:“向先生果然老辣。不过不是收买,而是感化。先生规划一下,将三县的城防军、皂隶以及各级官员组织起来,到各村田间地头去,帮助农民一起收割。除了出人出力,还可为其提供餐饮、药物以及运输等便利。”
“这——,嗯——,好——,妙!”
向朗嗯嗯啊啊,连用了四个感叹词才琢磨出刘禅这建议的味道。他从政多年,可从没听过官府替农民干活的事。但细细一品鉴,正因为史无前例,才更能打动人心呀。
杨戏跟着赞叹:“荆州民风醇厚,溪头村可见一斑。若以礼待之,百姓定会感佩,再来抗拒官府就不好意思了。”
傅灿张着大嘴,只会在一旁点头了。心中暗想原来传闻都是真的,公子果然是神人。默默拍了一通刘禅的马屁后,也把自己的见解讲了出来:“如此非但能争取民意,还可获知真实的收成情况,免了被黄宣等人虚报,一举两得!”
“没错!”
刘禅给了傅灿一个大大的肯定。他有些意外,傅灿这人一路上心直口快,竟也有这等急智。能想到这层,可见此人也不是寻常角色。
唉!说来惭愧!以孔明师父的洞察力,没点本事怎会派到此地?还是我这做徒弟的过于孟浪了。
计划有了,执行便无须刘禅这个总设计师劳神了。向朗、杨戏,包括傅灿都能独当一面。当然,杨戏和傅灿只需操心醴陵的事,向朗还得同步指挥茶陵与攸县,担子更重。但是比起此前没头苍蝇一般,现在有了行动方向,他这心里也不再慌乱。
放下政务,刘公子的心立刻飞到师姐身上。醴陵县设立县医馆,静怡便带着她产科的人来此建设这时代的首家产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