哄堂大笑,看上去好不喜庆。
“怎么?这村子里有喜事?”
刘禅随口冒出一句。在他的印象里,只有办喜事的时候村里人才会聚得这么整齐。
杨戏看看傅灿,两人心里都在打鼓,这样的场面他俩也是头一回碰上。杨戏身为县令,这种情况他当然得站出来,于是甩鞍下马,把缰绳交在傅灿手中,一路步行过去打探消息。
“大兄,吾等是过路的客商。敢问村中聚集可是有甚喜事?”
杨戏在村民中找了个面相老实的中年人问询,言辞相当客气。那人正在聊天吃饭,忽见一人气质不凡,对着自己一顿和颜悦色,赶忙丢下饭碗站起身来,抹了抹嘴边的汤汁,还礼搭话:“贵客多礼,小人却不敢当。此处名溪头村,吾等主家姓黄,乃本县首善。其人爱民好施,每月十五便在这晒谷场请全村老幼共进晚餐,故而聚集于此。”
地主请农户吃饭,还每月请一次,这不是咄咄怪事么?杨戏有点发懵,不知道眼前这景象有啥机关。但看着饭食,想到自己仨人都还饿着,不得不舔着脸开口:“不瞒大兄,吾与伴当赶了一日的路,既困且饥,可否卖些饭食与我,再容我等留宿一夜,该算多少钱但凭尊意。”
那农夫听了,敛容答道:“远来是客,见面为亲。吃顿饭睡一宿,本为待客之道,哪有收钱的道理?况且这些饭食本是黄公相赠,我等焉能买卖?”
说罢转头去找乡亲,把那没怎么动过的饭菜搜罗一些,让几个人腾出块空地摆好,拱手对杨戏道:“村野之所,无甚美味,先生可招同伴来将就将就。”
杨戏有些感动,这村中民风如此淳朴,绝非穷山恶水。由此观之,黄宣似乎确是良绅。不过现在下结论尚早,还是先吃饱再说。想到此,与村民们打声招呼,重新返回来处,引傅灿与刘禅同来用饭。
听闻黄家还有这种义举,刘禅和傅灿也是一脑门官司。二人一言不发,跟着杨戏来到晒谷场,与那围坐的村民寒暄过后便席地而坐,就着饭菜吃将起来。
这村中似乎不常有外人,村民们不再如方才那般随意。邻近的不时投来好奇的眼光,都在肚子里揣摩这两大一小的来历。
“敢问大兄姓名,几时到这溪头村居住的?”
杨戏随便夹了口菜,边嚼边和方才那中年人聊起天来。那人也已坐下,闻言嘿嘿笑一声:“小人祖上姓李,家中行二,村里人叫俺李仲。自记事起便与祖父、父亲在此务农,却不知祖上何年到此。”
小主,这个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