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能明说,只得转头向邓艾求救。
邓艾会意,略微思索,拱手朗声作答:“军师之言甚是,然而并不适用于魏将军。”
“哦?为何?速速讲来。”孔明没来得及张嘴,快绷不住的左将军先追问起来。这也不奇怪,魏延是刘备的爱将,刚刚孔明说个“诛”字,是真把左将军给惹急了。
邓艾默默组织一下语言,缓缓言道:“魏将军领命之时尚在江夏,距公安数百里之遥。战机忽至,如何能够上报?为将者,因敌而变,顺势而行,岂有错失良机而纵敌之理?兵书云一日纵敌,数世之患;又云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是理也。若因功获罪,日后战阵之上谁肯用命?兹事体大,盼军师察之。”
邓艾这辩词说得不软不硬却字字在理,孔明想反驳竟一时找不出话头。诸葛军师面子上虽不好看,心里却挺高兴,暗想邓艾这孩子真不简单,几年前讲话还磕磕绊绊,现在竟能长篇大论,把自己这根曾辨倒过江东诸贤的舌头怼得哑口无言。
“哈哈哈哈——”庞统眯起一对凤眼,释放出爽朗的笑声,高声称赞:“恭喜主公,邓艾此子日后必堪大用。孔明,莫再坚持了,若处置魏延,军心必乱。”
孔明有些动摇。以他的智慧自然明白庞统绝非空穴来风,邓艾与王双的态度足以反映出普通士兵的心理。但自己从来都是法大于天,如果在这件事上和了稀泥,那以后的工作还怎么做?
气氛一下子尴尬起来,事情又重新回到了起点。
刘禅察言观色,大概看明白了孔明师父的心思。其实师父心里已经松动了,只是需要找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公子禅灵光一闪,想到唐初的李靖曾率精骑突袭颉利可汗,由于军纪问题遭御史大夫萧瑀的弹劾,李世民一边下旨贬斥,一边照旧让李靖指挥大军,最终大破突厥立下奇功。
想到此,公子禅呲着牙蹦了起来,把自己刚刚找到的台阶端出来给众人:“事已至此,既要明正法纪,又要论功行赏。不如将魏延降职一级惩其抗命、再升职两级彰其战功,所得缴获依战功分发。岂非皆大欢喜?”
这是先罚后赏、虚降实升,一个浅薄得不能再浅薄的小伎俩。但对于眼下的困境,它却是个两全其美的法子。首先它兼顾了所有人的立场,其次是从公子嘴里讲出来,无论官员还是士兵,谁都没法再来跟这娃娃掰扯。
总之,目前看来,这是最好的解决方案。左将军看一眼诸葛亮、再看一眼庞统,伏龙凤雏双双点头,此事便定了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