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及多说,带部队急忙赶去中军。
他们前脚离开,曹军后脚便到。这次可不是什么佯攻,对面把拿得出来的家伙全都招呼了过来,不顾一切地只管向前进攻。
吴军阻挡一阵,越打越吃力。看这架势,敌人这是孤注一掷了。
一人拼命、万夫莫敌,何况数万亡命之徒?这样硬拼下去必然死伤惨重。
但是,那又如何呢?
难道陈武还要像前几天那样保存实力、放跑眼前的敌人,从此在同袍中间再也抬不起头,让鲁都督让吴侯打心眼里看不起自己吗?倘如此,他陈子烈又何必去军法处让人在屁股上抡二十军棍呢?
十八岁投奔孙策,陈武在战场上滚了十来年。庐江大战,他领着一支小队冲击刘勋的大本营,重围之中左冲右突,连眼皮都不曾眨一下。
年纪越大,怎么胆子还越小了呢?
张辽算个屁!老子今天就死在这里,也绝不后退半步!真要是死光了也挡不住,那就是命,认了便是!
陈武下定决心,率部咬着牙硬扛曹军。那边负责进攻的乐进没想到敌人如此顽强,一时恍惚被压了回来,形势万分紧急。
李典领着后军,见形势不妙,二话不说把所有部队都推了上去。
这是突围呀,成与败不是做选择题。失败,就是死!
东吴的部队越打越少,却无一人后退。这支部队的老底子是庐江大捷中孙策亲自挑选出来的精锐,跟着陈武南征北战,不知经历过多少生死。江陵争夺战,曾一日减员六成也未被击垮,今天它也不会垮。
就在战线将要陷入胶着的时候,吴军身后响起了杀声。那是张辽绕开回援中军的部队,杀出的一记回马枪。
腹背受敌!
对于本就处于劣势的陈武而言,这意味着他和他的部队没有了任何机会。现在前后都是敌人,根本没有可以依托的屏障。身后来的又是骑兵,血肉之躯如何能够阻挡?
陈武没有选择了,只有战死才能洗刷耻辱。也罢,反正挡不住,索性不挡了。能杀几个杀几个,杀个痛快再死不迟!
想到这里,陈子烈摘过头盔猛地掼在地上,大吼一声“曹狗,庐江陈武在此,有种便来取爷爷人头!”,便拎着战刀头也不回地冲向前面的军阵。
跟在他身后的是一千五百挺笔直的长枪,以及那攥着枪杆的一千五百个抱着必死之心的战士。
曹军也没有退路。再不突出去等待他们的就是东吴大军的合围,到那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