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的媳妇儿娄晓娥是不是疯了?这样做,她能赚到钱吗?”易中海咂了咂嘴,说道。
“是啊,大家都说这娄兰服装城它疯了,这么好的待遇,找遍整个四九城的单位,也没有哪家能做到啊!”易大妈心里面是绝对不能理解的。
“也不知道咱们院子里面,能有几个进入娄兰服装城工作。如果有人进去干了,就知道真的还是假的了。我怎么听,怎么都觉得不可能啊!”易中海说道。
“是啊,老易,我也听着玄乎!这刚进厂的小年轻,很多活儿都要教着干的,你就敢给他们一百多的工资?老易,比你的工资都高了!他们老板还能挣钱?真是疯了!”
旁边,正在吃饭的十一岁女儿易萍插话道:“妈,我听同学说了,那家娄兰服装城他们做的衣服,全部要卖到外国去的,能卖大价钱呢。”
“哦,你同学还说啥啦?”易大妈宠溺地看着身边的小姑娘说道。
“妈,我同学还说了,他姐姐当知青回来,没有工作干,这次也参加了招工考试。他们娄兰服装城优先录取知青。他姐姐很有希望进服装城工作的。”
“优先录取知青?为啥呀?”
“妈,那我也不知道了。”
“因为知青他们有知识,学东西快。而且吃过苦,珍惜工作机会,会认真干活。”
易中海替女儿易萍回答了。
“哦,是啊……”
……
通过面试,娄兰服装城第一期的招工工作顺利完成。
两千名嘎嘎新的工人,在接受了半个月,来自港城的十位专业骨干的培训后,正式开工了。
事实证明,娄晓娥的想法没有错。
两千名工人中,有一千八百多名都是知青。
这些知青的干活热情,把来自港城的管理者吓了个够呛!
技术不好的工人,他们会自动加班,反复练习自己的技术。
动作慢的工人,也是反复琢磨,怎么样才能做到衔接丝滑,提高频率。
有些工人甚至动脑筋开始学习港城的粤语,以便和来自港城的管理者套近乎。
总之,基本上所有的工人,都有一种共同的感觉:如果我做得不够积极,这么高的工资,拿着烫手,这么好的房子,住得忐忑。
是的,这些工人都住进了娄兰服装城生活小区的三室一厅大房子。
只要三个月的试用期一过,这房子,就算归工人个人使用了。
工作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