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旁边几个婶子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嘛!昨天熬的白菜汤,连点油星子都没瞧见,哪像柱子你,总能把糙粮做出细味儿来。”
流民们更是眼巴巴地望着灶台,有个带孩子的妇人小声念叨:“俺家娃昨儿都没好好吃饭,就盼着柱子师傅来呢。”
何雨柱笑着摆摆手:“婶子们别夸了,咱们赶紧开工,争取让大伙儿晌午头就吃上热乎的。”他挽起袖子,生火、切菜、掌勺,动作行云流水,没一会儿,灶台边就飘出勾人的香味。
秦淮茹在一旁摘着土豆,眼神却忍不住往灶台瞟。她越看越心惊——柱子这手艺,怕是比鸿宾楼的老师傅都不差了。再想起早上那面锦旗,心里头跟揣了只兔子似的,七上八下的。
……
傍晚,夕阳把胡同染成暖黄色,何雨柱提着两斤刚买的酱肘子,往杨佩元师傅家走去。刚进院门,就瞧见廊下站着个熟悉的身影,虎背熊腰,穿着件洗得发白的白褂子,不是王行是谁?
“王叔!你回城了?”何雨柱眼睛一亮,快步迎上去。王行是师傅的老友,也是教过他几手功夫的长辈,前阵子听师傅说跟着军管会出城执行任务,没想到今儿就见着了。
王行转过身,脸上的胡茬刮得干干净净,眼神却比从前更锐利了,他捶了何雨柱胳膊一下,哈哈大笑:“臭小子,几日不见,力气见长啊!”他能感觉到,柱子身上的气息比之前沉稳了不少,显然功夫又精进了。
何雨柱也察觉到王行的变化,看似随意的站姿里藏着一股内敛的劲,显然这次出城也没少历练:“王叔你才是,这趟出去,气势都不一样了。”
“行了,俩臭小子别在这儿互相吹捧了。”杨佩元端着个紫砂茶壶从屋里出来,脸上带着笑意,“进屋说,我让你师母炖了排骨。”
进了屋,师母把酱肘子拿去切了,王行喝了口茶,才说起正事:“柱子,我听说城外喻屯村的据点被端了?军管会的老伙计跟我提了一嘴,说有个半大孩子立了大功,我猜着就是你。”
何雨柱没想到消息传得这么快,挠挠头:“就是碰巧遇上了,算不得什么大功。”
王行却摆摆手,眼神严肃起来:“别谦虚!那伙人是盘踞在京郊的惯匪,手里有枪,军管会盯了俩月都没找到机会,你能一锅端了,是真本事。”他顿了顿,压低声音,“不过我回城时听说,这伙人背后还有牵扯,好像跟城里的一些投机倒把分子有勾结。”
何雨柱心里一动:“投机倒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