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你给我讲一下镇里的情况。”
“好。”蓝青慧痛快的答应了,镇长让他们全力以赴的支持童科员的工作。
蓝青慧先送孩子回家,安排一下。
童欣颜把昨天剩下的小鸡炖蘑菇热了,一会蓝青慧捧着个饭盒来了。
“这八仙桌真好看,听说好贵的。”
昨天家属院传童欣颜买了潘木匠家最贵的家具,亲眼看到八仙桌和大衣柜,
蓝青慧忍不住感叹,真好看。
童欣颜招呼蓝青慧坐下。
“现成的家具就这些,别的木料需要订制,这是上好的杉木,潘师傅的手艺很好,物有所值。”
童欣颜热情的说:“吃小鸡炖蘑菇,别客气。”
动筷子前,童欣颜先给蓝青慧夹了两块鸡肉。
蓝青慧不是扭捏的人,道了谢,和童欣颜边吃边聊。
“潘师傅家好几代传承,做木匠家具,手艺精湛,有条件的会上潘家订制家具。”
响水一共有十七个自然村。
其中五个村子分布在山谷间,山路弯曲陡峭,骑自行车进村,很多路段要扛着车走。
平地少,山坡多,人均五分平地,山坡地目前还是以村或村小队为单位。
部分山坡种了果树,收成后都卖给国营收购部门。
老百姓还是以种地为主,地少粮食产量低,导致响水镇,年年要申请救济粮。
说完村里的情况,蓝青慧又说了镇上唯一企业,响水食品厂,有36名员工,建厂有八年了。
“实话实说。”童欣颜被蓝青慧欲言又止的模样,逗笑了。
蓝青慧压低声音。
“其实食品厂效益很好的,生产的产品没有剩的,都能卖出去,工人福利也好,经常有碎糕点发,除了行政工作和事业单位,能进食品厂可是要高兴到烧香拜佛的。”
童欣颜笑着点头,表示赞同。
别说七十年代,现在改革开放初期,不用背井离乡,在本地有一份工厂的工作,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件能令人高兴半天的事。
“之前的副社长分管经济,他小舅子在食品厂当厂长,头两年两人都出事了,食品厂账上就剩三千块钱。”
“挺狠啊!”童欣颜顿住,秀眉微皱。
说到此,蓝青慧咬牙切齿,现在还意难平。
“可不是,响水本来就贫穷,唯一的企业还搞成这样,食品厂想改革,想发展都不行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