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合作与冲突,对于那些贫苦人的命运无能为力的同情和哀痛哪怕再虔诚,一个人能提供的帮助是有限的,这似乎是这世间必然的道理。
可在知识教,就全不是这么一回事了,知识教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这些最贫苦的人,他们虽然没有办法赐予所有人饱腹,但却可以赐予他们更宝贵的东西—知识。
甚至于说,原来的教会,帮助这些人的前提,还是希望他们入教,可在知识教,入教非但不是必须,迷信崇拜更是应该予以摒弃,如果一个信徒经过自己的思考,放弃了对于具体的知识之神的崇拜,教士们反而会非常的高兴!
再没有比知识教更加实用主义,更加把神工具化的教派了,对于想帮助人的教士们来说,这样的教派拥有极强的吸引力。而对于那些富有哲思的,把神学当成理解世界、研究世界的途径的教士来说,一旦来到买地,接触到了这些丰富的,近年来多次接受验证的科学知识..他们抛弃旧教派,也是没有任何疑问的事情了。
甚至连嘉利玛自己,都逐渐在回避思考这些过于深层的问题:神究竟存在吗?如果神不存在,一直以来坚信其存在,并且围绕其存在细节展开详尽辩论的教廷学术派,算是什么?如果神存在,神该如何证明自己?
当然,也可以用同样的逻辑来诘问知识教的神明,但一方面知识教的神使的确存在于世,另一方面如果你能论证出知识教的神明不存在,他们的祭司还会很高兴呢。
科学和神学,都是不同阶段的人类了解世界的方法,现阶段的科学,未必不会在将来转化为新形态的神学,但身处于这样的一个时代,自己的认识似乎也不得不受到时代的影响而发生转换…对于嘉利玛来说,这是他经过无数个不眠之夜,最终得到的适合自己的结论,不管它是否正确,起码,它能让他的心灵获得平静。
自那之后,他似乎也坦然地接受了自己的信仰将会逐渐变质的现实,或者不如说,从那一天开始,他的信仰就已经变质了,他之所以还留在教会内,不过是因为经年累月的一种习惯驱使,或者也可能是因为他已经错过了加入知识教的时机,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