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受害者,最多因为你首告,多分一点。可你想,他们这样的手段,得了钱财,总是要几人去分的,个人所得的就不多,再者平时吃香喝辣的,周济小弟出手大方,这花销也不少,能留在手里的积蓄又有几何?真要都存下来了,不早就大厦连云,买了若干房子去收租了?”
却原来,这‘大哥’、‘二哥’一伙人,倒也是狡狯,他们也知道,这种蒙骗小年轻的事情,很容易被家里人找后账,因此在挑选羊牯的时候,就很谨慎,家里有吏目的,就不去沾染,太有钱,超出了本身阶层的,也不敢去骗。
所瞄准的,就是徐三儿这样,家里做小买卖,儿女又少,比较宠惯又因为忙于生计,失了教养,孩子眼空心大、才疏智浅的,一发骗个数百两银子,也就心满意足了。至于说这家人要来找麻烦的话,就拿文书出来:当时都写明白了的,这根本就不是投资,而是这些时日以来,陆续借款总额,在这里一发归还。
你要还较真,非说这钱是怎么花得出去那许多,可就真笑话了,羊城港何处没有销金窟,兄弟们聚在一起喝个酒,洗个澡,轻易都是数十两银子出去了,你家孩子性子奢侈,手中无数,没钱了就问兄弟们挪借,难道因为时过境迁,这就翻脸不认了?
一般来说,到了这一步,百姓哪怕去更士署报官了,也很难再追究下去,因为这欠条、收据,都是货真价实的,孩子也并不痴傻,要说遭了胁迫,也没有什么说服力。这就只能责怪自家的孩子,为什么要如此不智,几百两的钱给出去了,连个文书都没有,得的只是一个收据!
“还不是因为那验资的门槛?大交易所的每一次波动,都是成千上万两银子顷刻间就没了踪影,那就不是一般百姓能去发财的地方,要开户的话,先要在银行里存入多少保证金,验资过后才行。而且,私人把银子托给开户的人去操作,这也是违法的,一旦查出来属实,双方都要罚款,那开户的人还要去矿山哩!”
徐三儿说到这里,还有点委屈,“也不知道为何有这样一个规定——那这样,我们想要合股去交易所炒现货时,大哥他们就说了这个规矩,又举出了很多被查抄了的例子来,说是如果没有凭据,我们不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