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的悲剧给忽略了——本身除了那刘老弟之外,旁人也是都尽知的。这徐三儿拉车时,不知道从哪里结交了一帮所谓‘有办法’的朋友,说是带他入场去做交易所的投机买卖。
可能一开始还真挣了些许,徐三儿一激动,联合母亲,腊月里把徐老爹要和常往来的菜商结账,刚从银行里取的一大笔钞票,偷了出来,拿去做了本钱——不消说,赔得底儿掉,连一文钱也没见回来。
徐家经此一闹,元气大伤,徐三儿一开始本还羞愧,后来被数落得多了,破罐子破摔也发起狠来,对徐老爹道,“你也别老三老四的,你老了,以后还不得我来伺候你?到时候,你什么不是我的?如今不过提前花销你一些钞票罢了,至于这么记恨么?”——居然把前事推翻了,不但不思反省,还不断向母亲要钱,依旧想要去做生意,发大财,原本还时不时到摊子上帮忙,现在却是连面都不露了!?徐老爹这里,那还不是气得七窍生烟?如何还敢指望他来养老?可要说把他逐出家门吧,徐小三说得也没错,两边其余子女都靠不上了,这个年纪,要再生一个也办不到,便是去领养,谁知道成色如何,是否和徐小三一样?
仔细想来,居然无路可走,在买活军的新风气之下,不论是为徐小三说门亲事,从此依靠媳妇,还是为他寻个差事,都是不成,这亲儿子都不管你了,能离婚的儿媳妇还来管你什么?
至于说差事,也不和从前一样,譬如衙门的帮闲什么,托关系进去了之后,总有个保底在——羊城港的差事都是不能继承的,多少工厂的大工程师,自己的孩子溺爱了,读书不成,最多也就只能把孩子塞到厂子里去看大门扫地,自己退下来之后,这扫地的差事会否开革都且不好说呢。
再加上,本地人的素质,说白了,无法和世界各地汇聚到羊城港的精英相比——别说华丽姿这些天才人物了,洋番通译、商人、船长等等,能在羊城港立足的,都自有过人之处,不是这些小老百姓可以比得过的。
这些洋番又非常愿意生活在羊城港,哪怕报酬低一些也不愿去别的城市,尤其是内陆城市,这就造成了沿海州县格外激烈的竞争,这茶馆中饮茶的百姓,家里两三个儿女,哪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