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的话,那还不如留下来和莉莲合作了,至少,莉莲收了房租是真正在办事的,自己单干的话,局面该如何筹措呢?怕是连钱都收不到,那才正经是亏本了呢。
走出平民区时,心里想的是对另一种未来的憧憬,但开始真正看房子,现实便难免涌上心头了,莲安的脸色越发黯淡,她的双唇微微地颤动着,倘若不是时不时掀起眼帘,瞟小曾一眼,甚至会让人以为她根本就没有在听,对小曾所介绍的新的房子漠不关心:
卢马姬更适合房东看守的院子,这是三个女人都可以感受到的,但小曾还是介绍起了更远一些的房子,“这是在布市附近了,骑自行车去港区学校比较远,单程要一个小时,到您说的编辑部地址近一些,大概四十五分钟吧。不过,这里有个好处,就是房租要更便宜一点,一间房七百文一个月的也有,这种廉租房,是居委会经营,但管得也很松弛,譬如说——完全可以由一个人出面租两个单间,这样就只需要用到一个人的身份文书了。”
这种廉租房都是水泥房,上下两层,十几间房通过长廊连缀着,一般分性别,一个宿舍公用一间大公厕,也有洗漱房,条件比之前的要艰苦,治安也乱,卢马姬倘若住在这里,要对自己的自行车多加小心了,恐怕要买个铁链,好好绑起来。
不过,这里也不是没有好处,那就是这里距离布市很近,周围有许多服装厂,这些作坊很多都是私人开的,对身份文书也不那么在意,更像是包干计件制,每天完成多少件工序,就拿多少钱。小曾说,“手巧的人,做得活又好又快的,一天收入也有上一百文的,而且很多人做了几年,都自己做起裁缝工坊来了——你们洋番女子,也有一些来做这个的,她们知道很多欧罗巴的时新样式,也很有一些稳定的客人呢。”
那都是弗朗基人的生意了,后期通过女巫航线过来的移民,卢马姬这样付得起船票钱的,在老家身份都尊贵,不可能会裁剪大件衣物,最多做一些简单的女红,而付不起船票钱,又评不到高等人才的女人,现在都在羊城港之外的地方生活,个别逃出来的如莲安,从事的行业一目了然。只有之前在吕宋和壕镜的弗朗基女裁缝、侍女,可以干这行——想来也是很赚钱的。连熟练的纺织工,一天都能赚一百文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