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了,加到热乎乎的海带汤米粉里,搅和了一下,鲜香的气味顿时加入了酸溜溜、辣兮兮的刺激味道。
大碗里,透明鲜色的清汤,嫩绿的葱花和小青菜,细白的米粉,褐色的咸酸菜,组合成了赏心悦目的画面。让人直流口水,禁不住烫便立刻要挑起一根米粉来送入口中,“呼,好烫,好香——这不比港口的面包夹肉好吃啊?且要便宜多了呢!”
“就是排队久些呗。”华丽姿也不否认哈绿萝的伟论,对于她们这一代人来说,更习惯且喜爱的无疑是市面上从小盼着吃着长大的小吃,对于家里坚持的一些饮食习惯,譬如面包、浓汤以及奶油炖菜等等,倒也不算是不能吃,但要说多喜欢肯定不至于。
本身羊城港这里,大家习惯了外食,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尝到的,来自遥远家乡的特色菜,已经离开了日常生活,也就是在特定情景下才能接触到。比如说华丽姿本来打算在港口买的午饭,就是因为港口是外番商人聚集的地方,带有欧罗巴特色的饮食铺子很多,反而比买地本土的小吃要容易接触得到。
她也就随大流,随意地选择最便宜的一家了,为的纯粹是节省时间,实际上不论是口味还是价钱,食堂的小锅米粉都更合适,只是华丽姿对于这些事情不太在乎罢了。
两个女孩不但交谈用的都是非常流利,和本地人完全没有区别的汉语,而且对筷子的使用当然也非常的熟悉,在她们身上,几乎无法发觉什么欧罗巴的痕迹——那些早年间出来活跃,或者是年纪较大才到买地来的欧罗巴女人,还是有一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比如说一样来食堂用餐的马姬小姐,她的脊背就挺得很直,用餐时,两手也紧紧地夹着身子,吃起饭来慢条斯理,不疾不徐。
而华丽姿和哈绿萝呢,她们的姿态就都非常的随意了,松垮着身子,一手撑着凳子,或者是斜倚着桌子,一手撑着下巴,在那里反复地挑着米粉,让它快些凉下来,这在欧罗巴的餐桌礼仪中,简直会被分成土匪,但对买地的年轻一代来说,这么做再正常不过了。
这间学校,因为靠近海港的关系,入读的多是洋番,以及和洋番有关系的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