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看望徐子先时,她就对徐老说起了自己的这点感悟,“这就像是我的一道提醒吧,什么时候觉得,这课上不上都无所谓了,那就该警醒起来,多看看四方传来的烦难消息,提醒自己,居安尚且思危,更何况,如今我军的局势,还远远不到安然无忧的程度那。”
“呵呵,军主贤明,是百姓之福啊。心存兢惕?者,便是谨慎人。”
徐子先如今已是耄耋老人,早几年就已经从一切行政职务上退下,也不再担任和道统以及重点实用学科有关的任何职司了,他的身体,吃不消如此高强度的工作。不过,这不意味着他完全放弃学术,颐养天年。
自从退休之后,他便投身于基础学科的学习,尤其是在数学、物理上,徐老展现出了惊人的天赋和兴趣,他主要的生活,除了适当的体育锻炼之外,便是研读并试翻译大图书馆的一些冷门学科著作
这种适当的脑力劳动,使得他红光满面,看着比没退休之前还要矍铄,一副冲着百岁人瑞去努力的态势,口齿清楚,记性还是极佳,对报纸上刊载的国家内外要务,了如指掌,和他谈天不像是在慰问老人,哪怕对谢双瑶如此高度活跃的大脑来说,也还是仍有相当的趣味性。
谢双瑶偶尔会来看望拜访徐老,也有这方面的原因,徐子先的后代,不是治学,就是搞工科,虽然个个日子都过得非常不错,但从政的很少,有那么一两个,现在也在边远地区自行历练,并没有被发力捧成政治新星的征兆。
这使得她和徐子先的交往,相对要自由放松得多,无需考量自己一言一行中的政治意味,比较畅所欲言。同时,徐子先又往往能帮助她理顺思绪,看清很多问题的关键,或是坚定思路,或是及时调整——对谢双瑶如今的高度来说,不怕底下人一时执行上的失误跑偏,不怕黑天鹅事件,怕的,其实就是大思路走偏,所有黑天鹅事件的影响都是局部的,可大思路要跑偏了,影响的那可就是全国,甚至全世界了。
“我就是在想,开拓非洲的时候,我是不是太年轻了一点,步子也还是迈得有点太大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