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还好说,如果是承受了不公和剥削的百姓呢?
对于拥有这种思想的人来说,他现在听话,不代表以后听话,现在呵护生产公道处事,不代表以后也会一直如此。就算是装,怎么也得装成谢黑檀这样,像德依娜那般,耿直地把想法直接说出来,不管之后还有没有改变的可能,反正在徐明月心里,就会已经将其放弃了,至少在她这,会把对这两人的判断呈交上去,供决策层和智囊团来判断。
“真是没想到,一样是在买地接受的教育,学的也是一样的教材,你和德依娜,也是因为两情相悦,彼此很谈得来,这才结婚的吧?”
徐明月也不由得有些感慨,说起来的话,不论起点如何,谢黑檀这三人组,在买地接受教育的时间和内容都是类似的,而且一贯的表现也算良好,这也是为何谢黑檀会被派遣来当香美城城主,固然这也是德伊本的请求,但倘若对德伊本、德依娜的评价不好的话,远洋东非委员会也不会如此决策。
没想到,几年下来,谢黑檀还好,德依娜的心态,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有了这样大的转变,简直可以说得上是面目全非。这一点在徐明月来说,是尤为不合情理的,“要说起来,真是不该,你甚至都不是本地人,还是在被掠之后学会的斯瓦希里语,还对本地的百姓这样有信心······”
要说内部,当然也有倾轧和矛盾,但徐明月相信,在华夏本土,如果有人胆敢说什么‘华夏人就是不行,这片土地没有希望’之类的话,那不论阶级如何,只要是有能力的人,都会上去给几个大嘴巴子。
这种思维在华夏是完全不可接受的,就算再烂,那也是个例,也是有原因的,怎么能把土地上生长的所有人都一棒子打死?谢黑檀从买地来香美城还没几年,都在为东非土地极力辩护,说这和斯瓦希里人的民族性没有任何关系,纯粹是因为生产力不足,德伊本他们怎么就没有一点儿这样的想法呢?
这么看,他们在买地接受的道统教育,就完全是失败的,虽然或许当时考了高分,但道统课上教导的思维方式,很显然,没能真正地烙进他们的大脑里,甚至没有一点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