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这种受利益诱惑而形成的移民浪潮,不可避免地打通了欧罗巴和华夏之间的认知屏障,在欧陆本土,华夏不再是个神秘富饶的古国,形象变得极为具体,各式各样的学识,伴随着绘画版经书涌入了欧陆,这世上唯独无法阻止的就是交流……
而如果说红圈航线,带来的交流,还仅限于教士级别以上的高端人才的话,那女巫航线可就不一般了,那些因为本身是女子而被挑选上船的女子,总有若干家境贫寒,她们在买地安顿下来之后,也会设法给家人报信。久而久之,买地的理论、学说,在民间当有了一定的基础……”
这些细节,当然不是果阿总督能知道的,他所描述的只是本土的一种离奇现象,很难挖掘出根源,但在徐明月的推测中,却是有鼻子有眼——原因无他,就吉非号都不止一次地给洋番带过家信了。
这种家信的传递,算是远洋航线中难得的脉脉温情了,不论是华夏船,还是洋番船只,都愿意接信携带,只收取象征性的费用,这些家书会被留在商船抵达的最远港口,由下一艘商船接力捎带,缓慢而周折地往家乡出发,一封信寄上两年,也是家常便饭。
当然途中被拆看、丢失什么的也很正常,因此大家会很清楚地知道信中一般都说了什么。就从这些书信的数量来说,徐明月有充分的证据做出这些判断,“那个洋番学者的回归,与其说是改变了一切,倒不如说是一个引子,一把勺子,把这些本来就在升温的因素,全都搅和在一起了。
百姓眼界的开拓,对买地的惊叹和向往,对现状的不满,以及衙门压迫的日趋加重……其实在他之前,也有不止一人到处去宣讲我们的道统了,只是当时局势大概还没这么紧张吧,他也算是英雄遇时势,倒是一下就成了风云人物,何止法兰西,现在英吉利、红毛番、弗朗基各国,国内都有农民陆续起义,要推翻腐朽的封建制,建立新道统,把贵族全都拉下马——倒也不是什么不能理解的事情了。”
说到这里,徐明月也不由得笑了笑,大概是想到了约翰在转述这句口号时,脸上所浮现的神色:“对欧陆人来讲,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完全是异想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