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李中孚大学毕业之后,又穿针引线,为他谋了一个博物学者的职位,第一次出航,就让他有了到西非沿岸造访,甚至是去欧罗巴一游的机会。这在众侠客之中,也算是非常难得,起步很高的。
并且,虽然李中孚的友人耿冲壁,并不是知识教的信徒,但只因为和李中孚相交莫逆,也因此得了个船医的职位——这倒不是滥竽充数,也算是两全其美了,现如今很多跟船到处跑的船医,连二把刀都算不上,只会一点土方,毕竟医生是极度紧缺的职位,能得到一个正经医学院毕业,去医院实习过的年轻医生随船,已经比很多只找得到赤脚医生的船队要好得多了。
这一对大学同学,自诩从小都是吃过苦头的,李中孚少年远迁不说,耿冲壁是中原道人士,也是家逢大变,周折中来到南面安身,靠自己出众的天赋一路把书读上来的。什么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苦,对两人来说都不在话下。
而且,身在南方沿海,也经常坐船,在他们看来,这一趟远行,吃的苦头没有什么承受不住的——其实前头半个月也的确如此,就是一到身毒港口,就吃了这么一个下马威。
多愁善感的李中孚,顿时感到前路绝望,对于果阿也不敢抱太大希望了,中午躲在上风口,吃着干涩无味的白面饼,又忍不住对耿冲壁抱怨道,“都说我们华夏富有四海,怎么就不把这身毒也富有进来,仔细管理?
这块土地的气候何等温和,田地何等富饶,山清水秀真乃人间乐土,能容纳多少人来此耕田,任由其被一群野兽也不如,连排泄物都不知道料理清楚的土著占据,简直就是暴殄天物!
就算一时不得纳入国土,也该教晓他们学会爱好干净,清洁体味——我就不知道,果阿的弗朗机人,到此都快一百年了吧?难道就没管出个成效来么?还是说,他们也是入乡随俗,到了买地,就比常人都更雅好清洁,来到身毒这里,也就和当地人同流合污,臭成一堆了?”
他自小在知识教荫庇之下长大,知识教中的洋祭司,不论职级都见过不少。那南洋的祭司,身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