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向相近,便彼此互相督促打气、出谋划策,肝胆相照,倒是有几分异姓姐妹、知交好友的意思了。
“我们正在家里逼着爹爹回想同年、同科、同乡呢。”于小月告诉金逢春,“我们家在这里也没有地,又没有附近的亲戚,要抓本钱,只能靠拉人头来的赏钱,这倒给的也丰厚的。最好爹爹能拉来几十个王师叔这样有用的读书人,那我们的政审分数、做生意的本钱倒也就都不成问题了……”
“我爹爹不如你爹爹有魄力,”金逢春很羡慕于小月,“顾虑重重……”
“我爹爹其实也是,总是老脑筋……”
今日天气很好,阳光难得和煦,两个女娘边走边说,很快就到了西门口,这里的小摊贩已经连成一条街了,人流熙攘,乡下许多农户都穿着橙红色的新衣来买年货,时而还能听到自行车‘叮铃铃’的声音,于小月不由地抓住了金逢春的手,“看,那就是葛爱娣了,那个十村统考第一的妇人——你看她来赶集也没个筐,只挎个篮子……他们家难道是要在城里过年?居然这么快就买了房子吗?”
她有些诧异,“现下临城的房子可不便宜呢!”
第35章 炸鸡店万人空巷
房子——当然什么时候都是不便宜的, 临城县的房子,相对于周围的村镇来说便是贵的,州府的房子, 相对临城县的价格便也是贵的。但临城县的房价在这十几年间倒是都走得很低,这主要是因为人烟凋敝的缘故,十几年前江南大乱,到底死了多少人无从知晓, 在临城县来说, 原本大约是四五千人居住的地方,因为临城县有铁, 便有商队来往, 多少还算得上是有几分繁盛, 大乱之后,矿又荒了, 县城里有许多废屋, 甚至多年没主人——流民乱兵一茬一茬,这是阖家人连乡下亲戚都被杀了, 连遗产都无人继承,甚至没有外地流民入住落脚, 多年来虫蛀鼠咬, 渐成危房, 临城县往年便是这样荒芜。
连上好的房子尚且无人去占呢, 更别说原有的房子要往外卖了,临城县的房产交易已冻结了多年, 这大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