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来晚了的就只能去坐最后面那排黑色的凳子。
路翎虽然来晚了,但商赭旁边的位置没人敢坐,正好“便宜”了路翎。
这位贺教授今天的座谈会主题是《关于基于中文语境的情况下通过算法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与偏好推荐的新型计算程序》。
贺教授自80年代起就深耕于国内互联网行业,当时在中关村打拼,没隔几年又应学校邀请进入北大进行教学,到现在也不过快五十岁,气质儒雅。
因为经常健身,身材也保持得不错,不会像在座的某些老板们一样身材走样。
对方开门见山,上来就先把自己的论文新的拓展方向说了出来。路翎看过对方的论文,但论文的创新方向却还是第一次知道,当即将对方提出的点一一记下。
“用营销学的理论进行分析,眼前有一位顾客在刷购物网站的时候,对同一个产品货比三家,最后选择了价格最便宜的一款产品,我们一般称之为价格敏感型顾客。”
考虑到在座的老板们的学术水平程度不一,对方努力地用最简单易懂的例子解释了一下。
“如果是在面对面的情况下,销售往往可以通过简单判断得出顾客的偏好类型,有针对性地对顾客进行推销行为。但是,在网络购买的这个过程中却很难做到这一点。在缺少了面对面的情况下,判断很容易出错。尤其是现在市面上大部分流通的偏好推荐程序设计都是以外国人作为模板,所以经常会出现判断有误、推荐有误的情况。”
台下当即有一位斥巨资向国外购买过此类程序专利的老板点了点头。
因为程序的判断逻辑不够完备,用户们差评不断,他们在使用过一段时间后又迅速地下线了对应的内容。
这种程序实际上不仅能应用在网购网站上,他还可以被配备在各类门户网站中,有针对性地对使用者进行网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