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先生吃得倒是乐呵, 他来了后, 贾先生的账本儿用起来都比从前快多了。
不过只解决吃住也不行, 万一想买点儿什么用的玩儿的, 手里一点儿钱没有像什么话。
姜竹说每个月多给他五两银子。
冯明和不要,“赵先生一个月才五两,我哪能要二十五两。”
姜竹窘窘道:“赵先生从今年起是十两了。”
其他人也涨钱了, 先前他想把赵先生工钱定到和冯先生一样,赵先生自己不要。
他们书院虽然目前为止还入不敷出,但是他和沈青越赚钱还挺多的,而且赵先生他们也没闲着,过年间他主导,曲先生动笔,江修文改故事,他们又编了一本《幼学童蒙续》,还列好了给走科考学生用的书目、课案。
课案是他们书院自己用的辅助教材,将来要不要扩充印书再说,但《幼学童蒙续》肯定是要印来卖的,这个准能赚钱。
现在他们有三个蒙班,一个学班,曲先生教小的两个班,冯先生教家业他们的班和学班。
蒙班不收束脩,主要是村里的孩子们在念。
因为今年起赵先生不亲自教课了,去年狂热的大人们总算偃旗息鼓了些,即便这样,从镇上、县城来的孩子占了一小半。
学班收束脩,每个月二两银子,要求有同童生的水平才能入学。
开始招生那天,他们村差点儿被挤破了。
听说新先生是海康来的,本来失望的大人们又热情了——不是赵先生,从海康请来的先生也很好啊!
一瞧,也是个老头,他们更放心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