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可供利用的‘幽能’。
幽能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属于原始形态,比起可控的能量倒更像是湮灭能的另一种体现。
只有在通过幽能井或者是多种反应堆固定平复之后,才能成为帝国的主要能源,也就是幽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这两种次级能量在常规化、耗散化的最终阶段,又会重新‘归一’,回归为更基础的常规物质和能量形态。
这些基础形态再通过特定的组合和结构,构成我们所认知的宇宙万物。”
“至于你们所熟悉的四大基本力,本质上都是虚空能流动、转化过程中在不同维度尺度上表现出的‘现象’。
电磁力是粒子间虚空能交换的表现,引力是时空曲率由虚空能密度分布决定的效应,强弱核力则是更微观尺度上维系粒子结构的虚空能束缚模式。
帝国有一种很有意思的科技,专门用来防范光束能量攻击,或者是超越光速级的动能攻击。
将一定区域内的光速法则的速度调低,那个科技叫做光带,也是调整虚空能也是调整所构成虚空的虚空能的法则”
“信息载体理论是另一个核心支柱。它指出:虚空能是信息的根本载体。
信息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它由最基本的‘维’可以理解为构成存在的最小信息单元和由其组合成的‘信息体’构成。
宇宙的物理规则、数学定律,本质上就是特定的、稳定的信息体结构及其相互作用模式。
信息的传递必须依赖虚空能的流动无论是光、电磁波、引力波还是更玄奥的精神感应,都是不同形式的虚空能流动载体。
信息的每一次传递、复制或转化过程,都伴随着原有信息结构的‘解构’和新结构的‘重构’。
这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信息熵增’损失、畸变、模糊化。
这就是灵魂上传和打捞过程中信息丢失风险的理论根源。”
“最后是多元宇宙框架,”塔维尔看着猎杀已经变成蚊香圈的眼睛,决定长话短说,“不同的宇宙位面、世界泡并非孤立,它们被‘世界壁垒’分隔。
这壁垒本身,通过弦,也是高度凝结、结构化的虚空能构成的‘膜’。
它既隔绝了不同宇宙规则的直接冲突,也潜在地连接着所有宇宙。
跨宇宙的旅行或信息传递,本质上就是穿透或利用这层虚空能壁垒。
这与某些理论中的‘弦’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