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了窗户。
他看到,在东方的天际,那冲天的火光之下。
无数的,举着火把的百姓,如同江河汇入大海一般,从四面八方,涌向了,那个小小的枫桥驿站!
那汇聚起来的火光,竟将整个阳澄湖,都照得,亮如白昼!
民心……
这就是民心吗?
张允年,呆呆地看着这一幕,口中喃喃自语。
他,读了一辈子圣贤书,做了一辈子官。
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如此直观地,感受到这两个字,所蕴含的,那足以改天换地的恐怖力量!
他知道,不用再选了。
或者说,是这滔天的民意,替他做出了选择。
第二日,天刚亮。
一夜未眠,双眼布满血丝的张允年,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亲自带领着苏州府衙,所有的大小官吏。
抬着,早已准备好的,猪羊、美酒、和大量的金疮药、布匹。
浩浩荡荡地,前往枫桥驿站,去“慰问”与“请罪”。
当他,抵达驿站时。
被眼前的景象,彻底惊呆了。
整个驿站,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得,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数不清的,黑衣人的尸体,被堆积在空地上,形成了一座座小山。
而更多的,是那些自发前来的百姓。
他们,有的在帮助东宫的士兵,清理战场;有的,在为受伤的卫率,包扎伤口;更有一些妇人,在临时搭建起来的灶台边,为那些守了一夜的官兵和乡亲,熬着热腾腾的米粥。
整个场面,虽然惨烈,却又在一种奇异的,军民一心的氛围中,显得井然有序。
而在那,被烧得只剩下半边屋檐的,主屋门口。
太子李承乾,就那么,随意地,坐在一个石阶上。
他的身上,还穿着那件,早已被鲜血和泥水,染得看不出本来颜色的常服。
手中,正端着一碗,百姓们送来的米粥,小口小口地喝着。
阳光,照在太子的脸上。
那张英俊的脸上,带着一丝,激战过后的疲惫,但那双眼睛,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要明亮。
他看起来,不像一个,刚刚经历了一场生死血战的储君。
倒像一个,刚刚打赢了一场,普通村头械斗的村霸。
但就是这股,与他身份,截然不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