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实话,曹朋对他的了解还真不算太多,只是从前世的记忆中,隐隐约约有点印象。此人有过目不忘之能,且能言善辩,有急智之能。
\n
可除此之外,就再无半点印象。
\n
不过,张松和法正不是朋友吗?曹朋看着法正,眼珠子滴溜溜一转,顿时什上心来。有法正在这里,何必再赞心思?
\n
“却知晓不多。”
\n
法正笑了,“永年其人,外表放荡不治,常使人生出轻慢之心。实则心机深沉,有大志向。当年我在成都,与永年多有交往,故而知他心思。永年少年因形容秉异,故而心思极为敏感,且颇自重……人若敬他,必十倍以报答,若慢他,必会全力报复。当初正自新都返回成都,任军议校局时,正值成都物价飞涨,混乱初显之时。永年曾劝说刘季玉,让他多加留意,不想却不为刘季玉从。因而在私下里曾与我说:刘季玉非成大事之人,还需早作打箕。”
\n
“接着说。”
\n
曹朋显得很平静,脸上也没有流露出不耐之色。
\n
法正说:“此前永年兄长出”,只是为谋己身官职。
\n
然则永年此次前来,依我看未多没有另寻明主之心…公子即有心西……”就不可以怠慢了此人。
\n
秭归太远,不足以表现公子诚意。
\n
正以为,公子当前往巫县,而后命人净街洗尘,以迎永年。正会伺机与永年接触,将其弓荐于公子,不知公子意下如何?”
\n
曹朋陷入了沉思!
\n
说实话,他不是很清楚,张松在历史上究竟出使过几次。
\n
不过按照演义里的说法,应该只有一次。可那应该是在赤壁之战结束,刘备夺取了荆南四郡之后才发生的事情。如今提前到来,张松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