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不堪。在这种情况下,法正和同乡孟达,一起入蜀避难,投奔了刘璋。
\n
哪知道,到了成都,法正才知道世事艰难。
\n
他没有任何根基,虽被刘璋收留,却不得刘璋看重。相比之下,
\n
同乡孟达因武艺卓绝,从军而得重用,被刘璋的心腹大将张任所看重,提拔为校尉。法正靠着孟达的接济,在成都勉强过活。不过,也因为这段时间的落魄,他倒是结实了不少成都名士。即将到来的张松,便是其一。
\n
建安七年,法正在益州滞留七载,才在张松的推荐下,被任命为新都县令。
\n
只是,那新都也是个极为复杂的地方,法正本身也不是一个善于内政治理的人物。面对错综复杂的关系,他在新都待了三年,最后不得不黯然离开。不过幸有张松帮衬,回到成都之后,又担任了代理军议校尉。
\n
什么是军议校尉?
\n
简而言之,就是类似于后世参谋的职务。
\n
军中有事情的时候,你过去旁听一下,提一些建议。当然了,会不会被采纳,是另外一回丰。
\n
后世不是有一句话吗?
\n
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
\n
更何况法正这个军议校尉,还是个代理。
\n
他即便有好的主意,谁又会放在心上?所以说,这个军议校尉的职务,其实就是看在张松的面子上,给他的一个职务。傣禄不过六百石,在成都那种繁华之地,生活艰难可想而知。
\n
而李儒开始搅乱益州经济之后,成都的生活费用也随之高涨。
\n
法正虽然不需要靠别人的救济,可是想在成都生活,却也是大不易的事情。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