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军师以为,我是否要在幽州举旗响应?”刘备忧心忡忡。
\n
若是举旗响应,虽然可以替曹操分担官渡的压力,但也会在战后承受袁绍的怒火。
\n
幽州历经战乱,户籍稀少;刘备又初定六郡,民心新附。
\n
这个时候若再遭袁绍大军来攻,即便有诸葛亮谋划军事,刘备也难以跟袁绍抗衡。
\n
可若不举旗响应,刘备又怕曹操在官渡撑不到袁绍粮尽兵退。
\n
届时若让袁绍入许都掌控了天子,本就势微的汉室又会变得更势微。
\n
诸葛亮没有立即回答,而是踱步细思。
\n
虽说按照正常的发展,曹操会因许攸叛离袁绍而奇袭乌巢,但世事无常并不能事事都能正常发展。
\n
自诸葛亮助刘备入河北后,大大小小的改变了不少事,即便是诸葛亮也不敢信誓旦旦的认为曹操就一定能火烧乌巢。
\n
良久。
\n
诸葛亮想了个谨慎的方案,道:“官渡胜败尚未有结果,此时若举旗响应,于将军不利;依亮之见,不妨假借日食天象致书袁绍,就言天象示警,或有灾难发生,不如暂且与曹操罢战,而后祭祀于黄河,既可告慰上天,又可安抚士民。”
\n
刘备轻抚短髯,沉吟道:“若仅以日食天象,袁绍未必会信。”
\n
诸葛亮嘴角微微泛起笑容:“今夜赴宴时,将军可假借醉酒挑起袁熙与袁尚相争。倘若袁熙有争嗣之志,便劝其密告袁尚:许攸在黎阳时就曾劝谏袁绍立袁谭为嗣子,沮授调任幽州也是为助袁谭拉拢袁熙。不除许攸,袁尚嗣位难安。”
\n
刘备闻言意动:“军师所言甚妙。许攸与袁绍、曹操皆是故交,若遭袁尚构陷,必怀怨恨投奔曹操,有许攸泄露袁军机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