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如今探得刘备假借学圃求贤,徐庶就有点儿按捺不住想去拜访刘备的心思。
\n
诸葛亮看穿了徐庶的心思,也不点破。
\n
羽扇轻摇间,就有了说辞:
\n
“亮如今年少,且与左将军也非故旧,此时若往,左将军定会待亮如诸生,非亮所愿。”
\n
“元直若有意,可先见左将军;待元直受左将军器重,再向左将军举荐亮。”
\n
徐庶顿喜。
\n
论才能,徐庶是不如诸葛亮的。
\n
若诸葛亮先见刘备,徐庶在刘备心中的印象就会大打折扣。
\n
反之。
\n
若由徐庶先见刘备,且由徐庶来举荐诸葛亮,在刘备心目中徐庶就会增加举贤荐能的美德和功劳。
\n
徐庶明白:这是诸葛亮在谦让!
\n
“就依孔明意!”
\n
徐庶向诸葛亮作揖一礼,匆匆离去。
\n
一旁的庞统不由诧异:“元直也忒急了些。”
\n
诸葛亮深谙徐庶心思,对此则表示理解。
\n
人常说三十而立,然而徐庶都三十好几了,不仅功名未立还未成家,又怎能不急?
\n
如诸葛亮所猜想。
\n
徐庶肯跟着诸葛亮北上,除了朋友之谊外,更重要的是徐庶想求一个功名,而后成家立业,让家中慈母能过上安稳惬意的日子。
\n
徐庶,太想进步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