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
\n
蒯祺瞪了诸葛亮一眼:“你要真记得我的恩,下次就挑个我不用请示的。”
\n
诸葛亮连连应诺。
\n
随后。
\n
诸葛亮又径自来寻庞统。
\n
庞统现年二十。
\n
凡大智慧者,多有大愚之相。
\n
如今的庞统,同样不甚知名。
\n
在荆州大部分士人的印象中,庞统是个木讷寡言的。
\n
而事实上。
\n
不是庞统木讷寡言,而是庞统不喜欢跟愚者腐儒共语。
\n
“孔明,听闻你要回琅琊祭祖,不如带统同行,彼此也好有个照应。”庞统斜倚凭几,似笑非笑,仿佛能看穿迷障。
\n
诸葛亮微微惊讶:“士元从何处得知亮要回琅琊祭祖?”
\n
庞统嘁了一声:“你大阿姊今日一早就来寻山民兄夫妇,说你执意要回琅琊祭祖,执拗到十头牛都拉不回来。”
\n
顿了顿。
\n
庞统又掐指如占卜:“统掐指一算,孔明此去琅琊,绝非祭祖这般简单。若无统相随,孔明你难成大事矣!”
\n
看着随性风趣意气风发的庞统,想到庞统命丧西川的未来,诸葛亮索性不再隐瞒。
\n
“此去琅琊,亮欲择一明主而事。”
\n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士人的追求大抵如此。
\n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