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而今,南北面官已然施行近六十载,世选制盛行,内部固化腐败,契丹、汉族、渤海族矛盾渐剧,因骑兵的缘故,论起军力,可能略强于大周;可论起富裕,已是远远不如大周。”
\n
相比起科考兴盛的大周,辽国实行的是“双轨制”,既世选制与科举制并行。
\n
所谓世举制,类似于九品中正制,血脉就是一切。
\n
并且,两种选拔人才的制度,以世选制为核心,科举制仅仅是辅助作用。
\n
本就已经立国一百六十余年,还坚持实行世选制,阶级固化,可见一斑。
\n
阶级固化,随之而来的就是腐败与内部分摊不均的矛盾。
\n
相比起上一任皇帝辽圣宗,这一任的皇帝耶律洪基就是个普通人的水平资质,显然是镇不住底下人。
\n
“西夏建国仅三十载,然李元昊早亡,幼帝登基,并无国力底蕴。”
\n
李元昊积累了不少国力底蕴,但两岁幼帝登基,外戚专政,内部斗争严重,足以消耗掉一切底蕴。
\n
江昭继续说道:“论起疆域,大周是辽国的六成,西夏是大周的三成。论起人口,大周为一千二百余万户,辽国为两百万户,西夏一百五十万户。
\n
疆域一道,周、辽相差不大,西夏疆域太小。人口一道,西夏与辽联合都不及大周的三成。”
\n
“其中,尤以西夏疆土最小,人口最少,国力最弱。经熙河一役,西夏与吐蕃失联,东临辽国,南临大周,就更是不足为惧。”
\n
言下之意,自是无惧西夏。
\n
大周与西夏僵持多年,主要就是担心北方的辽国趁人之危,而非西夏本身就真的能够打得过大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