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其中,苏轼是留在熙河为官。
\n
如今,其赫然是河州知州,兼熙河书院山长。
\n
自熙河治政以来,不少政策都偏向于稳固边疆,就连科考政策也特意有些偏向,就此引进了不少读书人。
\n
作为山长,苏轼不单擅长治学,还擅长作诗赋词、散文编修、书法绘画、医药养生、饮食烹饪。
\n
这一来,自是什么都能聊两句,借此结交了不少友人。
\n
一如佛印了元、道潜、秦观、黄庭坚、蔡京,米芾等。
\n
甚至,还不乏吐蕃人、西夏人、辽人。
\n
据苏轼所说,他的一些诗词传遍辽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非常受人欢迎。
\n
江昭望着书信,摇摇头。
\n
僧人、诗人、词人、政客、书法家
\n
这朋友圈,好杂乱啊!
\n
【据闻子川有一姨妹,尚待字闺中,兰心蕙质、淑慎其仪。苏某识得一人,名为蔡京,门风端正,文采斐然,年仅十九。不知可否书信一封,引蔡京入京与子川相看,或可成天定良缘。】
\n
兰心蕙质、淑慎其仪!
\n
这说的是盛如兰?
\n
不过,苏轼特意书信入京,究竟是为了什么倒是一目了然。
\n
为了做媒!
\n
江昭负手走动起来。
\n
蔡京!
\n
要是没记错,这得是奸臣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