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户部余钱一千四百万贯,要是考量到三司六部下半年的支出,以及禘袷祭祀,实在是没有余钱。”
\n
“以户部的财政,最多赈灾三五十日。”
\n
户部尚书蔡襄缓缓道。
\n
钱少,有钱少的赈灾法子。
\n
对于赈济一事,户部一向是持“放大抓小”的态度。
\n
小型赈济,足以让户部官员刷一刷存在感,拉一拉政绩,却不怎么耗财。
\n
拨钱赈济,联合工部兴修水利,偶尔还能捞一波油水。
\n
也因此,户部官员甚至都希望天底下多一些小型灾害。
\n
大型赈济
\n
太耗钱财!
\n
一不小心,就得超支。
\n
户部,掌管天下财政,若是致使财政超支,可是大罪。
\n
以往,不乏一些户部官员因大型赈济的财政问题遭到贬官、罢官。
\n
也因此,面对大型赈济,户部往往谨慎不少,不轻易大肆拨钱。
\n
当然,这并不代表不赈济。
\n
不赈济,就有可能导致造反、起义频发,这也是大罪。
\n
“百日割粮,蔡尚书仅赈灾三五十日,莫不是要饿死百万黎民?”左副都御史吕溱叱道。
\n
“非是如此。”
\n
蔡襄抚须,大型赈灾,他有不少经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