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是不如这几人。
\n
这也不奇怪,自掌权以来,江昭都没怎么布局淮南东路的事情,自是难于他人几十年的经营相提并论。
\n
总体而言,他的影响力还是集中在熙河路。
\n
当然,以江昭的名望、地位,要想扩大影响力,也不难。
\n
相比起其他几位出身淮南、官位不低于他的人,江昭的名望几乎是断档的存在。
\n
他要做的就是把名望变现,让名望化作影响力。
\n
具体做法,就是老老实实的熬一段日子。
\n
一旦科考来临,定然不乏一些没有派系的淮南学子来拜访他。
\n
这些人一旦考出头,就是他的人。
\n
所谓门生故吏,就是这样慢慢积累起来的。
\n
是以,不管是为了家乡的百姓,亦或是为了给家乡学子留个好印象,于情于理都得帮。
\n
太府寺卿,韩忆。
\n
司农寺卿,汪辅之。
\n
左副都御史,吕溱。
\n
刑部右侍郎,乔执中。
\n
工部右侍郎,周孟阳。
\n
这是淮南东路出身的三品以上的官员。
\n
江昭回想着淮南东路官员的名字。
\n
这种事情,他可以出手,但不能一个人出手。
\n
除了这些三品以上的大员,余下的一些有资格上朝的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