诱饵部队确实存在过,并且经历了激烈的战斗。”
徐庶也说道:“除此之外,我们还要统一口径。郡守和我们几人,以及关将军等人,都要按照我们制定的说法来回答李进等人的提问,不能出现任何偏差。一旦有人说错话,就可能前功尽弃。”
杨帆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就按各位的意思办。我们现在就仔细商议一下具体的细节,确保每一个环节都天衣无缝。”
于是,四人围绕着如何完善这个方案展开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从李进、柳毅和公孙度三人的性格特点出发,推测他们可能会提出的问题,并制定了相应的应对之策。
对于李进,他们认为他可能会追问诱饵部队的具体人数、装备以及出发时间等细节。他们商议后决定,对于这些问题,要模糊处理。可以说诱饵部队的人数是根据战场形势临时决定的,装备也是尽可能地精良,出发时间则是在激战正酣之时,具体的时间已经记不太清了,以此来搪塞李进的追问。
对于柳毅,他可能会关注粮草的消耗和兵士的伤亡情况。他们决定,在回答粮草消耗时,要强调为了支持诱饵部队的行动,我们消耗了大量的粮草,同时,由于战争惨烈,兵士的伤亡也十分惨重,许多粮草都用来救治伤员了。而对于具体的伤亡数字,就说目前还在统计之中,暂时无法给出准确的数字。
对于公孙度,他肯定会借机发难,质疑杨帆的指挥能力。他们商议后决定,当公孙度提出质疑时,关将军、张将军等人要挺身而出,为杨帆辩护,讲述杨帆在作战过程中的英明决策和身先士卒的表现,让公孙度无机可乘。
经过几个时辰的商议,一个周密的方案终于制定完成。杨帆看着四位谋士,心中充满了信心。他相信,有了这个方案,他们一定能够顺利地应对李进、柳毅和公孙度的追问,渡过这次难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杨帆等人整顿了一下行装,便朝着玄菟郡城走去。城门处,李进、柳毅和公孙度早已带着一众官员等候在那里。他们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杨帆等人,眼神中充满了疑惑和探究。
杨帆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坚毅的表情,带着关将军等人朝着李进等人走去。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即将开始。
李进上前一步,拱手问道:“郡守,此次与乌桓骑兵作战,情况如何?为何不见其他兵士归来?”
杨帆按照事先商议好的方案,神情凝重地说道:“此次与乌桓作战,可谓是异常艰难。乌桓 骑兵来势凶猛,我军虽奋勇抵抗,但终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