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采集和播放,基于dsp的语音识别,fpga动作指令控制、步进电机及其驱动、dsp外接(sh也叫闪存)闪存芯片,jtag口仿真调试和键盘控制几个部分。
而工作流程是麦克风将人的语音信号转化为模拟信号,在经过音频芯片量化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入dsp.dsp完成识别后,输出动作指令。
fpga根据dsp输入的动作指令产生正确的正反转信号和准确的脉冲给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提供步进电机的驱动信号,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片外sh用于存储系统程序和语音库并完成系统的上电加载。jtag口用于与pc机进行联机在线仿真,键盘则用于参数调整和功能的切换。
这里的dsp芯片主要就是作为语音识别处理器,它具有较快的处理速度,可以使机器人在脱机状态下,独立完成复杂的语音信号处理和动作指令控制。
而fpga系统的开发降低了时序控制电路和逻辑电路在pcb板所占的面积,使机器人的\&a;大脑\&a;的语音处理部分实现了微型化、低功耗。
因此,一个体积小、低功耗、高速度能完成特定范围语音识别和动作指令的机器人系统的研制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而dsp芯片在前世最早出现于1978年,而在dsp出现之前数字信号处理只能依靠微处理器来完成。
但由于微处理器较低的处理速度不快,根本就无法满足越来越大的信息量的高速实时要求,因此应用更快更高效的信号处理方式成了日渐迫切的社会需求。
到了70年代,有人提出了dsp的理论和算法基础,但那时的dsp仅仅停留在教科书上,即使是研制出来的dsp系统也是由分立元件组成的,其应用领域仅局限于军事、航空航天部门。
一般认为,世界上第一个单片dsp芯片是1978年a公司发布的s2811。1979年美国intel公司发布的商用可编程器件2920是dsp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