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制的重要性世人皆知,没有二进制就没有当代的数理逻辑,就没有数字化技术,就没有电脑、网络技术等。
二进制的发明人是德国思想家莱布尼茨(1646-1716年),他之所以能发明二进制,前世的杨小乐还曾经在网上看见了这样一篇文章。
文章中说,莱布尼茨大约在20岁时就已经知道了最初由欧洲来华传教士所介绍的华夏国的《易经》。后来他虽然率先发明出二进制,但由于没有找到对其可靠性及意义的有力支持,因此迟迟没有发表其论文,直到1697年他与法国传教士白晋相识、随后通信交流对《易经》的看法之后,才使他看到古老《易经》的六十四卦和二进制的数码相对应,给予他极大的启发和鼓舞,并于1705年把论文发表出来,题为《关于仅用0和1两个符号的二进制算术的说明,并以此解释古代中国伏羲图的探讨》。
二进制这一划时代的发明终于被世人所知。
对于这样的传说,估计除了发明者本人乘坐时光机回到现代来解答这个问题,才能知道真假。
但是,这并不妨碍杨小乐在脑海里回忆前世关于八卦的一切信息。
八卦相传是由远古时代的伏羲所创。
伏羲仰观天上的云彩、下雨下雪、打雷打闪,看地上会刮大风、起大雾又观察飞鸟走兽,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创造了八卦,即以八种简单却寓义深刻的符号来概括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
之后,这个文化经文王和老子之后,逐渐散入民间,使理论在民间不断丰富和繁衍,在民间最普遍的用途在当时是用于占扑、算命之中,这就使的后世的蕴含古文明智慧的八卦被披上了一层迷信的外衣。
不但是阐述这些理论的周易,就连道德经,曾经也是被称为四九之类的毒草,直到西方的哲学家熟读这些理论巨著之后,深深感叹古代的华夏人就已经深入了微观世界之中!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