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既然,完整的生命可以看成由类似于程序的基因构成,或许,我们人类的灵魂或者说是意识,就可以看成是操作系统,那么人类的驱壳就可以看做是包含了由基因序列组成的cpu以及cpu内核----大脑,所有的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等都是各自有着相对应的应用程序。
于此相对应着真实的电脑,前者是碳基生物电脑,后者是硅基电脑,硅基电脑里的cpu内的cpu内核,相当于人类的大脑,各自驱动程序所接收到、反馈的命令,都会生成cpu内核能识别的编码!
虽然,直到前世,科学家们都还没有搞清楚,大脑到底接收到的编码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又是以什么的方式识别、判断和发出指令的?
但是,这并不妨碍此时的杨小乐脑洞打开,或许,大脑内部也是以碳基为核心的指令集,我们所有肢体所反馈回去的数据,都被指令集核对后,送到数据库进行筛选,配对成功后,将这些数据所表达的含义,传递给操作系统,也就是我们的灵魂或意识来具体化,比如嗅觉、听觉、痛觉等等。
另外举个最生动的例子,比如说,我们需要和别人聊天,那么这个过程是怎么实现的呢?杨小乐仔细考虑了下,觉得应该是这样子的。
当聊天的对象说出一句话后,我们的耳朵采集到通过空气震动传播的音频信号,耳膜将震动信号转化成特殊的生物能,通过听觉神经传递给大脑,大脑将生物能(音频信号)与自己的数据库进行比对,挑出与这些生物能匹配的数据信号,传递到潜意识进行翻译,然后,听的人就明白了对方说的什么话,想要表达什么意思。
那么,反过来,听的人想要回答了,那么又是怎么一个过程呢?
杨小乐反推,当我们想要说话的时候,潜意识将我们想要说的话,整理成合适的语句,然后将这些语句反编译后,加上特殊的编码再传递到大脑的内核,内核将这些编译后的语句调出数据库里相应的数据,再送到喉舌与声带的控制部分,通过神经系统,控制与说话相关的喉部、声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