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候,谁还记得估计谁呀?
毕竟,有时候友谊的建立也需要有空闲时间,尤其是在温饱的基础上。
杨小乐经过在私人语言班3周的学习,已经慢慢适应了在德国生活,尤其是语言方面的适应。虽然还是对别人的对话处于半懂半不懂的状态,但是他却发现别人对话中的词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听得明白的越来越多了。
他相信离完全无碍地听清楚、听明白、并且准确无误地参与对话的时间,已经不远了。
所以,在这半个月之后,杨小乐报名参加了大学的分级考试,只要进入了大学的语言班,就证明杨小乐从此以后,就可以提交大学的入学申请,只要是西德的公立大学都可。
唯一的缺点就是,如果被这些公立大学收做了学生,那么,在没有拿到毕业证之前,肯定是非常悲催的,用个非常形象的比喻,那就是相当于前世的高三的学生,准备考大学的那个学期,各种书山题海,弄得你吃嘛嘛不香,可能做梦都在做题、都在考试,仅仅一个学期而已,就已经让这些学生吃不消了,你想想这样的生活要持续好几年,直到你功成身退、拿到毕业证为止,恐怕就不是悲催而是噩梦了,好几年的噩梦!
可是,如果你在这样的噩梦中,没有拿到毕业证,那么对不起,除非你去收费昂贵的私立大学,学习比较简单的科目,其它的公立大学你就不要想了,全都为你关闭了求学的大门,因为你这样的学生,是没有资格浪费用纳税人支撑起来的资源的。
当然,如果你并不需要那张毕业证,只是单纯地为了学习,那么西德所有的公立大学都是欢迎你去旁听的,可以和其他正式学生一样,享受教育的资源,只是无法得到教授们对正式学生那样的指点而已。除此之外,就连大学的图书馆也会为你开放,只是不是正式学生,办不了图书证,无法将书籍借出图书馆而已,其他的待遇和正式学生是一样的。
而杨小乐,来西德打的就是旁听走读的主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