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的屏幕表面,算是一种告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湿冷的软布轻轻拂过屏幕。就在布面擦过那个闪烁光标的瞬间——
异变陡生!
光标猛地一跳!随即,屏幕上的灰白色光栅如同被投入石子的水面,剧烈地波动、扭曲!紧接着,一片深邃如夜空的纯黑背景瞬间覆盖了屏幕!纯黑背景上,无数幽蓝色的、极其微小的光点凭空出现,如同夏夜的星河!
这些光点并非静止。它们在纯黑的背景上,以一种令人目眩的速度、遵循着某种无法理解的复杂轨迹,疯狂地移动、碰撞、组合、分离!每一次碰撞组合,都迸发出更耀眼也更短暂的幽蓝光芒,随即又分解成更小的光点,融入新的轨迹!
这根本不是操作系统!这是一种…动态的、自我演化的数据宇宙!一种陈默从未在任何技术文档或演示中见过的、纯粹由逻辑与算法驱动的视觉奇观!
而在那疯狂演化的数据星河中央,一个由最明亮、最稳定的幽蓝光点组成的、极其微小却无比清晰的符号,如同定海神针般悬浮着——一只展翅欲飞的凤凰轮廓!与窗台上水痕边缘的印记,一模一样!
陈默的呼吸瞬间停滞!他猛地抬头,看向窗台!窗外的雨声似乎变得更清晰了。雨水在玻璃上蜿蜒流淌,汇聚成新的水痕。他仿佛看到,每一滴落在法院大楼玻璃幕墙上的雨滴,都在撞击的瞬间,内部的水分子结构都在进行着极其短暂却精密的、与屏幕上那幽蓝光点类似的震颤与排列!
一个疯狂的念头如同闪电般劈入他的脑海!窗台上的水痕…老终端上这诡异的数据星河…雅萍博士在南极以生命意志重写核心的“法理框架”…洪检焚毁芯片时飘散的灰烬…还有那句“法…成了…”和“灰烬里的光…亮了…”!
难道…难道雅萍博士留下的,不仅仅是那份写在纸上的框架手稿?难道她真正的“遗产”,那个焚毁的“灰烬”协议所承载的、超越了冰冷条文的思想核心,并未随着芯片的物理湮灭而消失?
它被转化了!以一种人类现有科技无法理解、甚至无法探测的方式——依托于无处不在的水分子微观结构及其天然震荡——如同最精密的隐形墨水,悄然融入环境,蛰伏、等待?!
这老旧的终端…这台被洪检长期闲置在办公室角落、布满了灰尘、内部电路可能早已老化的设备…它唯一还能工作的部件,或许就是那最基础、也最不受干扰的电磁感应单元!它感应到了什么?感应到了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