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检察长…那个‘灰烬’协议…真的…彻底焚毁了吗?一点痕迹都没留下?雅萍博士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洪学友抬起眼,看向他。那目光不再锐利如鹰隼,却深邃得像蕴藏着整个风暴过后的海。他没有回答关于协议的问题,只是平静地说:“做好你的工作,陈默。法律…在卷宗里,更在人心。出去吧。”
陈默似乎明白了什么,也似乎更困惑了。他点点头,轻轻带上了厚重的实木门。
办公室恢复了寂静。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投下明暗相间的条纹。洪学友的目光,无意识地扫过巨大的办公桌。桌面干净整洁,除了那份厚重的037号卷宗,只有一台关闭的终端,一个笔筒,再无他物。
他的视线,最终停留在办公桌最下方一个不起眼的、带锁的抽屉上。那是他多年未曾开启的私人物品抽屉。
鬼使神差地,他弯下腰,从制服内袋里摸出一把小小的、已经有些磨损的铜钥匙——这把钥匙,曾属于郑国强当年在工地临时宿舍的储物柜。插进锁孔,轻轻转动。
咔哒。
锁开了。
抽屉里没有多余的东西。只有一本封面早已磨损、边角卷曲的墨绿色塑料笔记本——正是当年法庭上洪学友摊开的那本!笔记本下面,压着一个朴素的硬皮文件袋。
洪学友伸出手,指尖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拂过笔记本粗糙的封面。他翻开扉页,上面是郑国强笨拙却认真的字迹:“工程日志 - 清源大桥 - 郑国强”。再往后翻,是密密麻麻的日期、天气、混凝土标号、施工进度…字里行间,是一个普通工人对工程最朴素的记录。
翻到日志最后几页,记录变得潦草、断续。日期停留在三十七年前那个噩梦般的夜晚。字迹被大片的、暗褐色的污渍覆盖、晕染。但就在这污浊的纸页边缘,在几乎无法辨认的字迹缝隙里,洪学友的目光猛地凝固!
那不再是工程记录!
是用尽最后力气、笔尖几乎戳破纸背留下的、被污血反复浸染又干涸的、断断续续的句子:
“…林工给的…药瓶…不对…周老板…实验室…”
“…柱子他们…咳…咳血…像…冻住了…”
“…王头…指套…有鬼!…凤凰…标记!”
“…告…告发…证据…藏…”
“…藏…烟盒…不…痰…血…一起…封…进…墩子…”
“…灰…烬…里…有…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