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初随着他的离去速而过去,而夏日在紧锣密鼓的绸缪下度过。
秋日,关中平原在水渠的滋养下迎来了第一次丰收,囤积在蜀地的兵器东运,秦国大地厉兵秣马。
也在次月,秦国攻韩的军队踏出国境。
韩王恐惧秦国大军,纳地效玺,派出使臣与秦国示好,请为藩臣,一众使臣中,其中就有秦政一贯青睐的韩非。
军队已发,秦政本没有停战接见使臣的意思,但在嬴政的建议下,秦政还是接见了这支队伍。
与韩非的相遇并不如想象中的志趣相投,秦政极为认同他的著作与论断,却不代表着认同他话里话外存韩的心。
多次谈话无果后,秦政将这个难题留给了嬴政。
从前嬴政将这个难题推给了李斯,并在默许之下认同了他毒杀韩非的举动。
不过此世,嬴政将他留了下来,与他细细相谈天下一统之大势,以及一统后的宏图。
若是他接受,那便留,若是不接受,那他便一如前尘,随韩国国运而去,嬴政并不会多做挽留。
这些并不是一时半会能言道清楚,嬴政独独将他留下,而遣回了其余官员,来秦使臣被扣留,代表着秦国彻底撕破与韩国的关系。
韩国自知求和无望,孤注一掷想请外援,但弱小国力并未有支撑到韩国请得外援,秦国雄师入新郑,韩国亡。
韩非的存韩之心随之破灭,自此消沉,本想随之而去,可又心怀着多日来嬴政与他构筑的法家大成王朝。
犹豫踌躇间,经由嬴政几番开导,他最终在嬴政的邀请下留下。
关于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