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度过的。
八零年代的年味儿要比后世都来得更加浓郁一些,崽崽们又乖又听话,帮楚安一起在门口贴上春联和福字,在除夕夜还准备了才艺表演助兴。一顿饭吃饭,楚安的唇角就没有下去过。
可惜她没有录像的设备,不然一定要好好拍个视频保存下来,日后留作纪念。
吃完年夜饭,楚安把上锅蒸好的糯米从木桶里舀出来,盛放到干净的盆里。她打算做个糯米糍粑。
在客家地区,糯米糍粑象征着“团圆”和“美好”,以前原身从来不张罗这些,楚安想让孩子们尝尝传统美食的味道,也表达对一家人平平安安的祝愿。
蒸熟的糯米需要放到石臼中进行反复捶打,大院的广场上已经摆好了石臼,这几天陆陆续续都有人排着队使用石臼。
楚安把盆端到广场时,那里还围着一群舂糯米的男人,见到楚安过来,老吴头很高兴地吆喝:“小楚,你也做糯米糍粑吗?”
楚安点点头:“刚蒸好的糯米。”
“巧了这不是,老刘刚好舂完呢!你快把糯米倒进去,我来帮你捣。”
老吴头惦记着楚安救过自己一命的事情,对她很是热心。
楚安倒是有些迟疑:“您的心脏没问题吧?”
“害,捣个糯米能有什么问题!”老吴头说,“再说了,这里还有这么多人,大家都能帮你捣。”
在场的人连连点头:“放心吧同志,交给我们来。”
舂糯米确实需要花费很大力气,一般都是家里的男人来做这活儿。不过大院里也有很多因为出任务、值岗等原因暂时没回家的军人,这时候邻里邻居就会主动帮衬着那些小媳妇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