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163年,是他们三人中生年最大的,而周瑜则是175年,诸葛亮是三人中最为年轻的,生年181年,如果我们用他们的生年加上现有招募到的艺人的年龄……是的,这么算的话,他们三人,来自同一年。”
一直扮演旁观者角色的嬴政缓缓开口:“200年。”
“对。”辛弃疾颔首。
——这三国的人物,不来就罢了,一来就是三个,还刚好三方势力各一。
虽然在这个时间点,还并不是他们三个势力独大,也都还没有称帝,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角度也能看出来,公司在有些细节上真的是很在意了。
白荇和杨玉环,作为这些人里“政治敏锐度”最低的那两个,也都明白过来这是什么意思了。
白荇忍不住嘴角抽抽:“……所以才有了,这个才19岁小鬼的诸葛丞相啊……”
辛弃疾也是哭笑不得。
他给建议:“所以,作为借用公司提供的便利才能往来两个时空的人,我们最好遵从公司的原则——这三位,要么都留,要么都不留。”
卫青和李斯武则天杨玉环不太了解这几位,白荇便把征求的目光投向了嬴政。
嬴政微微思索,并不踢皮球,直接说出自己的看法:“如果都留下,会很有趣。”
白荇点头,也斟酌着得失。
别的不说,十九岁的诸葛亮,应该还在隐居吧?二十五岁的周瑜,似乎正是孙策去世那一年;而三十七岁的荀彧……官渡之战那一年?
这么来看的话,公元200年,的确是个很热闹的年份。
有战争就有伤亡,如果,她是说如果,如果有了现代的知识介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