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因他鲜少出山,每次出山都背着两个驼峰大的药材包而得名。
他所贩卖的药材大多都生长在悬崖峭壁,深山老林,是要豁出了命才能采到的,不过他这些药材只卖有缘人,至于何为有缘人,那就真的只能看缘分了。
沈余欢依照曹老板所言,提前到赤水河尽头,站定片刻,便见一老者步履蹒跚从桥上透白的晨雾中走来,素白的布衫被露水沾湿,银白的发用斑驳的木簪束起,鬓角垂下的两缕发和花白的胡子糅合在一起。
直到看见他背上两个层叠的草白药包,沈余欢才确定他的身份。
她提着油灯迎上去,某大包目不转睛越过她,嘴里念叨着什么。
沈余欢顺势跟上,将手中的油灯朝某大包一侧偏移,“老人家当心雾大迷眼。”
“老朽身老眼不瞎,只怕脚步蹒跚会误了姑娘的行程。”
某大包走到石拱桥边,自顾自将药包取下,用脚背垫着靠于腿上,又从布衫斜襟中掏出一匹长布,佝偻着背铺在湿润的浅草上,这才放心将药包放下。
沈余欢将油灯放在一旁,替他将布匹展平,开门见山道,“老人家眼明心亮,想必已然知晓我此行目的。”
“姑娘怕是不知,我贩药多年,一直有个规矩,所谓‘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采药卖药亦如是。我卖药一不图钱财,二不图名利,只求这药材从上天来,到医者中去,能治病救人,物尽其用。若姑娘只为用我这难得的药材打招牌,我劝姑娘还是速速归去。”
沈余欢蹙眉不解,“救病治人才是医者本心,老人家何出此言?”
某大包嗤一声,“这世道,那些所谓医者不过就是图名图利,图‘再世华佗’的牌匾,古有‘神农尝百草’,今有人命如草芥,区区五两银子便可抵那医死的人命,哪还有什么医者本心。”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