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表情格外严肃,恨不得把脑袋里的东西全榨出来,毕竟此时多写一点,真的能决定未来的命运。
直到79年,知识青年才停止下乡。
在这几届的高中生中一直流传着“一条绳子两套准备”的说法。
考上了皆大欢喜,捆着行李上大学,考不上只能背着行李去下乡,等待着微茫的机会。
对于本就是乡下来参加考试的知青,高考更是唯一能抓住的救命稻草,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或许是心理压力太大,有人一边做题一边大哭,尤其是面对数学大题,抠破头都硬是想不出来,恨不得去跳楼。
监考老师对此见怪不怪,敲着他的桌子让他不要打搅到别的同学,不然就让他出去洗个脸再回来考试。
第一天上午政治下午理化,第二天上午数学下午语文。
等到了次日下午,考场明显空了将近五分之一的座位,显然是有人因为数学题而道心破碎,彻底放弃了考试机会。
高考结束,几个孩子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地对答案,试卷全被封存批阅。
大概一个月左右会出成绩,然后根据县区街道给每个考生发一张纸——晴旸市高等学校招生考生卡片。
顶端写着每个人的基本信息,包括家庭出身和政治面貌。
底下是想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每人能填三个,后面有个是否服从分配的小框,何瑞雪写了否。
至于最底下一行便是填写各科的分数,这年头都是百分制。
何瑞雪考得还行,各科都在八十分以上,其中政治和理化上了九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