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仿佛在欣赏一场与他无关的闹剧。
他的目光偶尔掠过对面同样沉默的镇国公主景明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明凰端立着,玄色朝服衬得她面如冷玉。
群臣的争吵、江南的惨状如同重锤敲击着她的心。
她凤眸低垂,长睫掩盖着深处翻涌的焦灼与决断。
不能再等了!父皇的耐心已到极限,江南万民等不起!陈九……是时候了!
就在景帝手指敲击龙椅扶手的速度越来越快,那股山雨欲来的帝王之怒即将喷薄而出时——
“父皇!”
一个清冽如冰泉、却又带着不容置疑力量的女声,骤然穿透了所有的喧嚣!
满殿的争吵声如同被利刃斩断,瞬间死寂!所有目光,惊愕、不解、甚至带着一丝被打断的恼怒,齐刷刷地聚焦在出列的那道玄色身影上——镇国公主景明凰!
景帝敲击扶手的手指猛地顿住。冕旒微微晃动,冰冷的目光穿透珠帘,落在女儿身上。
明凰迎着那目光,毫无惧色,甚至上前一步,深深一揖,声音清晰而坚定地响彻大殿:
“江南水患,漕运梗阻,乃国朝心腹大患!诸公所虑钱粮、人力、河道、漕运,确为实难。然,坐而论道,推诿塞责,于解困无益!空谈误国,实干方能兴邦!”
她的话语如同冰锥,刺破殿内弥漫的颓丧与推诿之气。不少官员脸上火辣辣的。
“儿臣知一人,”
明凰抬起头,凤眸灼灼,扫过群臣,最终迎向景帝审视的目光,一字一句,掷地有声,
“此人虽出身寒微,然其才学经琼林苑、春闱风波,已证非虚!其于琅琊书斋拆解漕运困局,条分缕析,直指吏治与利益勾连之弊;于春闱策论,更提出富民、均教、吏’三策并举,以解教化入乡野之根本,其核心,正切中江南水患后安民、治水、通漕之关键!”
她略一停顿,无视了景宸骤然变得锐利的目光和孔希声等人脸上露出的鄙夷与冷笑,声音更加高昂:
“此人深知民生疾苦,格物致知,其策非空谈仁义,而是以工代赈、兴修水利、推广良技、整肃吏治之实策!其于贡院绝境之中所书水密隔舱之构想,工部小试已有成效,足见其务实可行!”
“陛下!”明凰最后重重一揖,声音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恳切与决绝,
“值此江南危局,万民倒悬之际,儿臣斗胆,举荐陈九!其人于治水安民、解漕运梗阻,确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