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内,那个掺杂着基因飞升与机械飞升的老者最后留下的知识,
\n
“火星和月球啊,
\n
那里应该就是人类必须开拓的下一步了。”
\n
苏文忽然想起半年前在朱庇特轨道站,正是这些来自“基建兵团“的年轻工程师们,用三个月时间重建了被陨石摧毁的生态穹顶。
\n
华夏的基建力量确实为这个世界的蓬勃发展提供了无法言喻的价值。
\n
但也正因如此,他不希望那些和自己相同年龄的同胞因为这些灾难,而永远把年岁停留在了这一天。
\n
在一百年前无数年轻生命愿意为了和平的年代前赴后继。
\n
而在一百年后,
\n
这个世界不应仍然是这样的。
\n
此刻,苏文已经确定了自己接下来的计划,
\n
欧洲量子能中心确实是起源六年下半年的关键了。
\n
但他没有再说太多,只是默默地又将视线放在了手上的研究之中。
\n
时间缓缓流逝,
\n
当暮色降临时分(柯伊伯带的“昼夜“由轨道反射镜自主调控)
\n
整个重建区突然被数万盏量子灯火点亮。
\n
苏文站在新落成的“洛厄玛级“观景塔上,看着脚下如同星河般蜿蜒的施工灯带,以及远处正在组装的环形粒子分析器。
\n
他忽然有了一种相较于新年江南灯会截然不同的寂寥感。
\n
但天文会的最新报告已经传到了这里: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