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钱。成海青那个特别能挣工分的孙子生病了,乡下卫生院看不好,想来晋陵的医院看病,但凑不上医药费。
胡巧英差点当场就生气了,说成海青嘴上叫着“巧英少爷”,心里根本没把他当一家人。
于是他拜托侨办这边联系了晋陵的医院,安排成海青孙子过来看病,又垫付了医药费。
一来晋陵才知道,乡下卫生院一直看不好的毛病,其实是一种比较少见的过敏,也亏得他孙子平时体格强壮,才撑了这么久。
现在病情已经有了明显好转,再进行一次检查后就可以出院回家,成海青心里这块石头总算落了地。
众人一起来到阳川路265号。
这里跟数日前相比,堪称改头换面。外墙已全部重新粉刷,原来的大门和临街窗户都有精美的雕花,已由市里委派专业人士进行修复、正在重新安装。
胡巧英站在客厅里,感叹:“我记得,这栋房子以前是咱家的当铺吧?”
胡巧月点头,走到楼梯边:“这里以前是柜面,外头终年下了一半的帘子,我那时候常想,这暗乎乎的,里头收东西也看得清楚?”
胡巧英笑道:“所以说你就没来店里帮过忙,掌柜的收东西,哪能靠屋里这点光啊。门口的帘子是替人遮掩的,凡是来当东西,多半是家中窘迫,不得已才进到这里。”
“后来我就知道了。”胡巧月幽幽的。
后来她知道了很多事情,又何止当铺这一桩。
“以前我陪巧英少爷回来,在这当铺楼上住过一阵,好几次见到掌柜轰人出去。我还奇怪,怎么上门的好货也不收的,后来掌柜说那些东西是哪家的不肖子孙偷偷拿出来卖的,主家有规矩,这种货断断不能收。我就知道,这当铺也讲良心的。”
&nb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