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啊。”
林思危的手伸向《参考消息》。这是这个年代唯一能合法直接刊载外电的报纸,林思危每次翻阅,都有一种后世林总在上网的感觉,仿佛是一扇打开的窗,窗外是或精彩或严峻或向好又或纷争不断的世界。
但今天不知为何,她有一种预感,似乎可以放一放,先看其他?
她缩回手,翻开《人民日报》,一版一版,从版头到中缝,仔细看着一个又一个标题。
突然,她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看到一条简讯。
“□□批准教育部、国家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委员会、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开展勤工俭学活动的请示》和《全国中小学勤工俭学暂行工作条例》,进一步明确地把它作为勤工俭学的重要基地。讲究经济效益,但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内部实行企业化管理,经济独立核算。”(注1)
校办工厂要恢复了!
“吴老师!”她激动地喊。
吴山海听到她召唤,第一时间跑过来,庞建萍不知何事,但听得出林思危语气中的激动,也跑过来。
“你看这个新闻!”她将报纸递到吴山海手里,“就这条,勤工俭学的。”
吴山海迅速看一眼,他也看懂了,并且抓住了重点。
“企业化管理,经济独立核算!咱们实践中心终于可以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了!”
第121章 阳光
虽说报纸上是这么讲的, 但实际上要如何操作,绝不是短短一条简讯能说得清。
林思危立刻带上报纸去找谢宝生。
谢宝生大喜过望,说这政策来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