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就打算这么做了,但由于当时对一晚上究竟会消耗多少灯油没有把握,所以等观察经历了一晚,知道大致消耗多少灯油后,才敢尝试。
之所以不放在后面几天,是因为季鲤猜测,随着守灵夜晚的次数增多,灯油的消耗速率也会不断加快,最后哪怕是满油的状态入夜,估计也坚持不到天明。
所以趁着此刻还处在比较安全,灯油消耗还算慢的第二夜,提早探索祠堂。
否则到时候就没机会了。
借助长明灯的灯光,季鲤迅速的在祠堂内移动,看清并记下了两侧壁画的细节。
接着迅速的回到了灵堂中央。
但就只是这么短短的这么一会儿,不到两分钟,长明灯灯碗内的灯油也消耗了快四分之一。
提灯行走消耗灯油的速率相当的快。
好在季鲤不同于寻常读者,可以通过“书屋”来迅速记下内容,否则灯油必然不够。
他坐在蒲团前,回忆起了两侧壁画的内容。
壁画一共八幅,左右各四幅。
左边四幅为江家四位重要的祖先画像。
第一幅是江家先祖江宗濂,壁画中的他瘦削如刀刻,颧骨高耸,眼窝深陷,手里拿着一个青铜罗盘,气质冷峻而严肃。
右上题字:
“筚路启山林,千畴辟草莱。”
“栉风兴闾井,万代奠根基。”
第二幅是江家第三代祖先江源,壁画中的他脸庞圆润,但上面布满零星的白斑,双目微垂,嘴角似有悲悯又似空洞,手上还握着一本名册,似乎是与账本相关。
右上题字:
“万卷修书传古训。”
“一乡兴庠启民愚。”
等等?
季鲤回顾着书屋中的细节,发现江源手里的账册上的江字少了一点。
“难道是要补上?”
季鲤按下疑惑,继续回忆后面两幅壁画。
第三幅是江家第七代的人,但并非主支一脉,而是季鲤那日看族谱,旁支中唯一超过了寿数限制,而且还活到了一百多岁的那一人。
江剑臣。
名字就与江家历代先祖的画风格格不入。
作为江家这棵寿命巨树上唯一的例外,壁画中的他也和其他人的画风不同,外表十分年轻的同时,面白俊美,眉目清朗却隐含锐利,唇角微抿。
执玉笔悬于点册之上,姿态儒雅,犹如像一位在生死簿上落笔的判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