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与昭宁不和,只是那时姜氏没多加言语,如今想多说两句,人的印象是已根深蒂固了的,又岂是她几句话能够扭转的。
她还想说些什么,春景已经带着女使们捧着菜肴上来了,杯盏揭开,琳琅满目都是平日谢承义爱吃的菜。
姜氏一边揭开碗盏,给儿子盛了一碗鹌子羹,一边道:“罢了,你若肯听我的话,当日也不会要弃文从武,你父亲为此,把藤条都打断了你也不肯改。如今总算好了,是熬出头了,可算是这些年辛苦没白费。”
说着想到这几年,儿子在军营的时候,她都吃不饱睡不香,屡屡牵挂,心中难受。
谢承义接过鹌子羹尝了口,还是自己喜欢烹调的样式,以鹌鹑脯做了肉丝,配以豆丝、粉丝熬制,出锅前撒了一些芜菜和香醋,淋了香油,十分香醇可口。道:“还是母亲这里制的鹌子羹最好,儿子在外面可想极了!”又说,“我这不是回来了么,阿娘放心,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去庆阳府了!且我如今还做了巡检呢,您日后也可以逞儿子的威风了!”
姜氏听了笑,自是欣慰的。又道:“那你还要答应我,平日不能与昭宁为难!”
谢承义只是嘴角勾了勾,冷冷说:“只要她不做恶事,不为难宛宁,我为何会为难她!”
姜氏也算是得了承诺,这才暗暗点头。
此时谢宛宁身边的女使紫鹃来传话了,手里捧着件刚做好的斗篷,笑着屈身对谢承义道:“大郎君安,我们娘子早听说您要回来,便早早地给您做好了斗篷。想着回去夜寒,特让奴婢给您送过来。”
说着将手里的斗篷递了过来,谢承义接过一看,是他喜欢的墨蓝色杭绸的面料,里层又是极柔软的潞绸,针脚做得密密的,当真是再舒服也没有的,心里一阵宽慰。
便是血亲又如何,他和宛宁才是多年的兄妹情分,在他眼中,唯有谢宛宁才是他同胞的亲妹妹。谢昭宁不过是从外回来的,虽面上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