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谁知小豆丁却伸出手来,将她拉住。眼睛闪闪地看着谢昭宁,鼓了半天的勇气,才用细弱的声音道:“谢谢昭宁姐姐。”
原来她知道她的名字。
谢昭宁笑着揉了揉她的头,道:“下次被人欺负,不许愣在原地,定要好生驳斥回去,明白吗?她这样无礼的,便是怕了咱们这样有礼的。”
谢明若点了点头,对着谢昭宁露出小小的笑容。
只听外头女使唱和,送礼已毕,要请诸位郎君和娘子到宴息处的场上说话了。
谢昭宁便同谢明若走出去。诸位娘子、郎君都已经立在厅堂之中,堂祖母则露出和善的微笑,道:“今日是春后初晴,天儿也是个好天儿,你们这些娘子们、郎君们来陪我过寿,我是极高兴的。一会儿吃过午宴,便设了击鞠会,在旁的击鞠场中举行。各位擅长击鞠的娘子、郎君们尽可参与,老太婆我,亦拿出一样彩头来,到时候你们谁击中的球多,便能夺得这个彩头。”
击鞠便是在马背上击球,击鞠之人要同时精通马术和球术。是时下除了投壶、蹴鞠之外,汴京中最为流行的活动,娘子、郎君们会的都不少。
余氏身边走出个穿暗红比甲的姑姑,手上端着个红漆的方盘,只见那方盘上,放了一枚通体纯白,以双股缠绕的玉环,又以游鱼纹雕凿,莹若透光。真是上好的羊脂美玉。这簪子的样式也极别致,现场的娘子们看了,难免都眼神一亮,纷纷议论起来。
有的郎君却笑道:“老夫人,这样的玉镯,给娘子们做彩头是极好的,那咱们的彩头,也是这个么?”
余氏笑说:“这自然是娘子们的彩头,诸位小郎君若是赢了头彩,便能得西北蕃马一匹作为彩头。”
时年汴京的马还是极金贵的,西南马、淮马较常见,可是西北蕃马品种精良,民间是难得一匹的。也就是两个谢家,都是财大气粗的,才能拿出这般的彩头来。小郎君们又有几个不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